省媒看白山 | 吉林日报:重阳融新风 文明实践活动暖人心

白山 更新于:2025-11-01 13:58
  • 墨烟烟o

    10月29日,靖宇县景山镇以重阳节为契机,将孝亲敬老传统美德与移风易俗工作深度融合,依托西南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“情暖重阳·文明同行”主题活动。志愿者与村干部带着温度行动,用慰问、畅谈、观摩勾勒乡村文明图景,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注入鲜活动能。

    “王大爷,您这窗户缝该清理一下了,我帮您弄干净,冬天就不进风啦!”重阳节当天,西南岔村的慰问小组穿梭在村落小巷,手里拎着米面油,肩上扛着清洁工具,走进高龄、独居老人家中。他们不是简单寒暄,而是俯下身子办实事:帮老人擦玻璃、整理换季衣物,坐在炕头听老人讲年轻时种庄稼的故事,顺手记下老人缺的降压药。78岁的李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念叨:“孩子们比自家娃来得还勤,这心里比喝了蜜还甜。”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,却在“柴米油盐”的关切里,把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的誓言,变成了老人脸上藏不住的笑容。

    文明实践站里,菊花茶的香气飘满屋子。老人们围坐在八仙桌旁,手里捏着刚出炉的重阳糕,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过往:“以前过重阳,总想着摆几桌酒才热闹,最后剩一桌子菜,浪费不说还累人。”志愿者顺着话茬接过来:“张叔,您看现在多好,大家聚在一起喝茶聊天,既热闹又省心。咱们讲究‘厚养薄葬’,平时多关心老人,比办场热闹的酒席更实在。”没有刻板的说教,也没有华丽的PPT,就着家常话把移风易俗的道理讲透。当65岁的赵大爷点头说:“这样的过节方式,心里更舒坦”时,文明新风已悄悄在大家心里扎了根。

    “大家看,这条路以前坑坑洼洼,现在铺了水泥路,下雨天也能穿布鞋出门!”志愿者领着老人和村民走在村道上,指着路边的变化细细介绍。曾经的荒坡种上了果树,垃圾死角改成了小花园,文化墙上贴着村民自己剪的重阳剪纸,户外展板上的照片记录着村子这十年的变化。82岁的刘爷爷拄着拐杖,看着展板上的老照片眼睛湿润:“真没想到,咱村能变得这么美。”“家乡变美了,更得好好爱护。”志愿者的话刚说完,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响应:“以后我家院子里的花,多养几盆给大家看。”“路上看到垃圾,我顺手就捡了。”你一句我一句的承诺里,藏着大家共建美丽家园的决心,也为移风易俗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    这场重阳节活动,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温暖,更让移风易俗的种子在西南岔村扎了根。下一步,景山镇还将继续打造接地气、有温度的文明实践活动,让孝亲敬老的美德传下去,让文明新风在乡村里吹得更久、更暖,绘出一幅更美的乡村文明新画卷。

    来源:吉林日报彩练新闻

    编辑:孙 晨

    初审:曹 阳

    复审:李慧龙

    终审:薛晓冬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